目录
1.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2.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3.程序语言基础
4.数据结构与算法
5.多媒体基础知识
6.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7.安全性基础知识
8.软件工程
9.知识产权
10.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11.数据库技术
12.软件测试基础
13.软件测评相关标准
14.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
15.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技术
16.基于结构的测试技术
17.自动化测试技术
18.基于经验的测试技术
19.基于质量特性的测试技术
20.基于风险的测试技术
21.分层架构软件测试
22.事件驱动架构软件测试
23.微内核架构软件测试
24.分布式架构软件测试
25.移动应用软件测试
26.物联网软件系统测试
27.大数据系统测试
28.可信软件验证技术
29.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软件测试技术发展
1.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 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各种进制之间数的转换。
- 码制:原码、反码、补码、移码;各种码制之间数的转换;各种码制的应用场景;各种码制数的表示范围。
- 定点数与浮点数:机器数的特点;定点数;浮点数;浮点数表示范围和表示精度的影响因素。
- 基础概念:地址、位、字节、字、字长;B、KB、MB、GB、TB等之间的转换。
- 逻辑运算:或、与、异或、同或、非。
- CPU:CPU的组成部分;控制器中的寄存器及作用;运算器中的寄存器及作用;CPU的性能指标。
- 多级存储:采用多级存储的缘由;虚拟存储器;存储器的分类(按寻址、按内容等分类);Cache的原理。
- 总线:总线的分类(按功能分类);总线的性能指标。
- 指令:指令的组成;寻址方式;RISC/CISC;流水线的概念、流水线周期、流水线计算(时间和吞吐量)。
- 输入输出:DMA;直接程序控制;中断;内存和接口的编制方式。
- 校验码:基础概念;奇偶校验;循环冗余码;海明码。
2.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作用;操作系统的分类。
- PV 信号量:P、V、S的含义;S的变化范围;同步和异步的判定以及相关S的取值。
- 三态模型: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及转换条件。
- 死锁:发生死锁的条件;银行家算法;系统不发生死锁的最小资源计算。
- 进程资源图:图例的含义;进程资源图的化简。
- 文件管理:按名存取;文件全名、绝对路径、相对路径。
- 存储管理:位示图;页式存储、段式存储、段页式存储等的特点、地址结构、地址转换。
3.程序语言基础
- 程序设计语言:低级语言、高级语言的特点、应用场景及代表;动态类型语言、静态类型语言的代表。
- 白程序编译:编译器与解释器的区别;基本概念(语句、语法、语义、语用等);编译的阶段;语义阶段(静态语义)。
- 文法:文法推导;正规表达式与正规集;有限自动机。
- 程序控制结构:三种基本的程序控制结构。
- 表达式:逆波兰式;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
- 传值与传址:传值、传址的特点;传值与传址在程序中的应用及结果计算。
4.数据结构与算法
- 数据结构基础概念:数据结构;数据逻辑结构;数据物理结构。
- 数据结构:线性表;栈的特点及应用;队列的特点及应用;数组的应用;二叉树的特性及遍历方式;堆。
- 算法的概述:算法的5个重要特性。
- 算法:典型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5.多媒体基础知识
- 多媒体的概述:多媒体定义;媒体的含义。
- 多媒体的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 东彩色:色泽的三要素;彩色空间。
- 图像:相关概念(图像、图形、位图、矢量图);分辨率(显示器分辨率、图片分辨率);图像的深度;常见的后缀。
6.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 七层模型:七层名称及作用;相关设备对应的层次;七层模型与TCP/IP 模型的对应关系;广播域与冲突域。
- 协议簇:典型协议对应的层次;典型协议的关系;典型协议的作用及对应的端口号。
- 域名空间:域名的构成;典型域名的含义。
- 万维网:协议;URL地址的构成。
- 网络命令:IPConfig;Tracert;Ping;NetStat。
- IP地址:IPV4地址的构成;IPV4地址的分类;首个八位字节规则;IPV4地址掩码;IP地址所属网段的计算;变长子网;子网个数计算:子网IP地址/可用IP地址计算;特殊IP地址的含义:IPV6地址构成;IPV6 地址的分类;IPV6与IPV4 地址共存的技术;路由。
7.安全性基础知识
- 安全保护等级:名称(用户自主、系统审计、安全标记、结构化、访问验证)及对应的层次。
- 安全防护体系:实体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应用安全;运行安全;管理安全。
- 数据安全策略:存储设备;存储优化;存储保护;存储管理。
- 安全防护策略:安全日志;入侵检测;隔离防护;漏洞扫描。
- 防火墙:包过滤、状态检测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特点;DMZ 区。
- 安全协议:SSL;TLS;HTTPS。
- 病毒与木马:病毒的定义;病毒与木马的特点及区别;病毒、木马的典型代表。
-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的术语(冒充、重演、消息纂改、拒绝服务);DOS/DDOS。
-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的方式;身份验证的类型及特点。
- 口令安全:口令策略。
- 加密技术:对称性加密、非对称加密、单向加密等的特点及典型的代表。
- PKI:CA;证书实现的安全保证的4个作用;签名的应用。
- SOL注入式攻击和 XSS 攻击:SOL注入式攻击的特征及测试用例的设计;XSS攻击的特征及测试用例设计。
8.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危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三要素。
-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名称;各阶段的典型产物;各阶段的关键特点。
- 定义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需求的层次;需求的特征。
- 设计阶段:概要设计的内容;详细设计的内容;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聚合;耦合。
- 运维阶段:系统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软件维护的分类及应用。
- 分析工具:数据字典;数据流图;数据流图的原则;数据流图的基本要素及应用。
- 设计工具:结构图:层次图:HIPO图: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PDL。开发模型/方法:瀑布模型;V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统一过程;敏捷方法;结构化方法及原则;MVC。
- 成熟度模型:CMM5 级及各级的特点;TMM5 级及各级的特点。
- 体系风格:各种体系风格及特点。
- 面向对象相关概念: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复用;式。
- UML:UML3要素:UML的关系;UML的图。
9.知识产权
- 著作权:概念;产生的时间;著作权的相关权力;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 知识产权归属:职务作品的判定;知识产权归属的判定;典型侵权/不侵权情况。
- 其他:商标权的申请原则、注意事项;专利权的申请原则;商业秘密;合理使用。
10.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 项目概述:项目定义;项目管理与软件生命周期;里程碑。
- 项目估算:项目估算模型及特点。
- 进度管理:网络图/活动图;关键路径;松弛时间。
11.数据库技术
- 数据库基础概念:数据;信息;数据库。
- 关系数据库相关术语:关系:属性;元组:分量;关系模式:候选码/候选键;主码/主键;外码/外键;主属性/非
- 主属性;全码。
- 三级模式/两级映像:三级模式;两级映像;三级式与关系数据库的对应关系。
-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特征;数据控制功能(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
- 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参考完整性/引用完整性。
- 分布式数据库的透明性:分片透明;复制透明;位置透明;局部像透明(逻辑透明)。
- DBA:DBA的职责。
- 数据库设计的阶段: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 E-R 模型:E-R模型3要素;E-R模型图例;实体的属性;E-R模型的联系;E-R模型转关系数据库。
- 规范化:函数依赖;函数依赖的公里系统;确定候选码:判定1NF~4NF。
- SQL语句:创建视图;SELECT语句;聚集函数;授权语句。关系代数运算:专门的关系代数运算:笛卡尔积;投影:选择:连接(0连接、等值连接、自然连接);关系代数与 SELECT 语句的转换;关系代数优化准则。
12.软件测试基础
- 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定义;软件测试对象;软件测试目的;确认与验证。软件缺陷:缺陷与开发阶段的关系;缺陷分类的属性;缺陷的优先级;缺陷的严重性。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3要素;测试用例的作用;测试用例的内容。测试策略:测试策略;测试策略的输入;测试策略的输出;制定测试策略过程。软件测试的原则:软件测试的相关原则及应用。
- 软件测试模型:V模型;W 模型;H模型;敏捷测试模型。>软件测试分类:按工程阶段划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按执行代码划分(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按实施主体划分(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按关联代码划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按质量特性划分(功能性测试、性能效率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可靠性测试、信息安全性测试、维护性测试、可移植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回归测试。重要章节
- 标准化基础:标准;标准化;软件测试标准化的作用;标准分类(按制定主体划分);软件测试的主要标准。
- 软件质量模型:使用质量;使用质量的特性;产品质量的特性。
- 软件质量评价:软件产品评价的模型;评价过程的策略和步骤;RUSP。
- 测试过程标准:组织级测试过程;测试管理过程(3个);动态测试过程(4个)。
- 测试文档集:组织级测试文档集;测试管理文档集;动态测试文档集。
- 软件测试成本构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13.软件测评相关标准
14.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
- 组织级测试过程:输入;活动和任务;结果;信息项。
- 测试管理过程:各测试管理过程的输入;活动和任务;结果;信息项。
- 静态测试过程:输入;活动和任务;结果;信息项。
15.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技术
- 基于规格说明测试技术的概述:测试依据;特点;测试用例满足的标准;测试技术。
- 等价类划分法:概念(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等价类划分的步骤;等价类划分的原则。
- 分类树法:与等价类划分法的区别;分类树法测试用例设计的步骤。
- 边界值分析法:二值边界;三值边界;最坏情况边界分析。
- 语法测试:语法测试测试用例设计的原则。
- 组合测试:组合测试输入数据的要求;组合测试的步骤;组合强度(单一选择、基本选择、成对组合、全组合、K强度组合)。
- 判定表测试:判定表的组成;判定表建立的步骤;适合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条件。
- 因果图法:概念;原因;基本图例;因果图导出测试用例的步骤。
- 状态转移测试:状态转移测试的步骤;状态覆盖。
- 场景法:概念;场景法设计。
- 随机测试:概念。
- 测试设计方法选择策略:各种测试方法的适应场景。
16.基于结构的测试技术
- 静态测试技术:代码检查;编码规则检查;静态分析。
- 控制流分析:控制流图绘制;V(g)计算;线性无关路径(独立路径)罗列。
- 数据流分析:能发现的缺陷。
- 接口分析:内容。
- 表达式分析:能纠正的错误。
- 动态测试:设计的原则基于控制流的测试设计:语句测试;分支测试;判定测试;分支条件测试;分支条件组合测试;修正条件判定测试。
- 基于数据流的测试设计:概念(定义、使用);全定义测试;全计算使用测试;全谓词使用测试;全使用测试;全定义--使用路径测试。
- 基于结构测试的综合策略:内容。
- 测试覆盖准则:ESTCA 覆盖准则;层次LCLSAJ
- 覆盖准则:最小测试用例数计算:N-S 盒图。
17.自动化测试技术
- 自动化测试技术概述:自动化测试的目的;自动化测试的分类。
- 自动化测试:优点;缺点;局限性;通用的架构。
- 自动化测试的策略:适应自动化测试情形;开展自动化测试的必要条件。
- 基于模型/搜索测试技术:优点;缺点;工具。
- 测试执行的自动化技术:工具;语言。
18.基于经验的测试技术
- 软件错误猜测法:软件错误的类型;软件错误的估算方法。
- 探索性测试:分类;风格;优势;局限性。
- 基于检查表的测试:主要检查点。
19.基于质量特性的测试技术
- 基于质量的测试:各种质量特性的测试。
20.基于风险的测试技术
- 基于风险测试的概述:特点;概念(风险、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 基于风险的测试计划:测试计划的内容;测试计划制定的步骤;应用领域。风险分析和缓解措施设计:风险识别的方法;通用风险识别检查表;风险的影响和发生概率评估;测试策略。
- 测试设计和实施的指南:测试执行方法设计指导的内容;单元测试设计与实施;集成测试设计与实施;系统测试
- 设计与实施;验收测试设计与实施。
- 测试估算与平衡策略:测试估算的方法指南;测试估算的步骤;测试策略的综合和平衡。
21.分层架构软件测试
- 分层架构概述:层次;层次技术的代表;优点;缺点。。
- 质量特性:各种的相关质量特性和测试项。
22.事件驱动架构软件测试
- 事件驱动架构概述:事件;事件通知;事件驱动架构;优点;缺点。
- 事件驱动架构测试:一般范式;质量特性。
23.微内核架构软件测试
- 微内核架构概述:微内核;核心系统;插件模块;插件注册表;微内核架构设计的关键点;优点;缺点。
- 微内核架构测试:质量特性。
24.分布式架构软件测试
- 分布式架构的概述:分布式架构;优点;缺点。
- 分布式架构测试:质量特性。
25.移动应用软件测试
- 概述:移动终端平台;移动应用软件特点。
- 测试:方法;挑战;质量特性。
26.物联网软件系统测试
- 概述:物联网的三个典型特征;物联网应用的三项关键技术;安全架构。
- 测试:挑战;质量特性;渗透测试技术;渗透测试流程。
27.大数据系统测试
- 概述:大数据 4V 特性。
- 测试:挑战;质量特性;测试流程;测试工具。
28.可信软件验证技术
- 概述:可信软件的特征;验证的方法;验证工具。
29.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软件测试技术发展
- 概述:人工智能定义;对软件测试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否替代测试人员;在自动化测试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