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r GC、Major GC 和 Full GC 是 Java 虚拟机 (JVM) 垃圾回收 (Garbage Collection) 中的不同类型的 GC 事件,它们在范围、触发条件、停顿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
1. Minor GC (Young GC):
- 范围: 只针对新生代 (Young Generation) 进行垃圾回收。
- 触发条件:
- Eden 区空间不足。
- 新创建的对象无法在 Eden 区分配内存。
- 算法: 通常采用复制算法 (Copying)。
- 将 Eden 区和 From Survivor 区中存活的对象复制到 To Survivor 区。
- 清理 Eden 区和 From Survivor 区。
- 交换 From Survivor 区和 To Survivor 区的角色。
- 特点:
- 频率高: 由于大多数对象都是“朝生夕死”的,Minor GC 通常非常频繁。
- 停顿时间短: 由于新生代空间相对较小,且复制算法效率较高,Minor GC 的停顿时间通常较短。
- Stop-The-World (STW): Minor GC 也会导致 Stop-The-World,即暂停所有应用线程。
- 对象晋升:
- 在 Minor GC 过程中,存活下来的对象会被复制到 Survivor 区。
- 对象的年龄会增加(经历一次 Minor GC,年龄加 1)。
- 当对象的年龄达到一定阈值(
-XX:MaxTenuringThreshold
,默认 15,CMS 默认 6)时,会被晋升到老年代。 - 如果 Survivor 区空间不足,对象也会直接晋升到老年代。
- 大对象(超过一定大小的对象)可能会直接分配到老年代。
2. Major GC (Old GC):
-
范围: 只针对老年代 (Old Generation) 进行垃圾回收。
-
触发条件:
- 老年代空间不足。
System.gc()
调用 (通常不建议使用,除非特殊情况)。CMS
收集器在并发标记阶段, 如果老年代空间不足, 可能会触发Concurrent Mode Failure
, 导致退化为Serial Old
进行垃圾回收.G1
收集器在并发标记阶段, 如果老年代空间不足, 可能会触发Full GC
.
-
算法:
- 标记-清除算法 (Mark-Sweep): CMS 收集器使用。
- 标记-整理算法 (Mark-Compact): Serial Old、Parallel Old 收集器使用。
- G1 收集器: 混合使用复制算法和标记-整理算法。
- ZGC/Shenandoah: 并发标记-复制算法.
-
特点:
- 频率较低: Major GC 的频率通常比 Minor GC 低得多。
- 停顿时间较长: 由于老年代空间通常较大,Major GC 的停顿时间通常比 Minor GC 长。
- Stop-The-World (STW): 传统的 Major GC(例如 Serial Old、Parallel Old)会导致 Stop-The-World。CMS 和 G1 等并发收集器可以减少停顿时间。
3. Full GC:
- 范围: 对整个堆 (包括新生代、老年代和方法区/元空间) 进行垃圾回收。
- 触发条件:
- 老年代空间不足。
- 方法区/元空间不足 (JDK 1.7 及之前的永久代 PermGen 空间不足,或 JDK 1.8 及之后的元空间 Metaspace 空间不足)。
System.gc()
调用 (通常不建议使用)。- Minor GC 后,老年代的可用空间仍然不足以存放晋升的对象。
- CMS 收集器发生 Concurrent Mode Failure。
- G1 收集器在并发标记阶段, 如果老年代空间不足, 可能会触发 Full GC.
- 从 JDK 10 开始,G1 收集器的 Full GC 改为单线程执行, 性能较差, 应尽量避免 G1 的 Full GC.
- 算法:
- 取决于使用的垃圾收集器。
- Serial 收集器:Serial (Young) + Serial Old
- 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Parallel Scavenge (Young) + Parallel Old
- CMS 收集器:ParNew (Young) + Serial Old (作为 CMS 失败的备用)
- G1 收集器:单线程标记-整理 (JDK 10 之前是 Full GC, JDK 10 之后是混合 GC,但 Full GC 仍然可能发生)
- 特点:
- 停顿时间最长: Full GC 的停顿时间通常是最长的,因为它需要对整个堆进行垃圾回收。
- 对应用程序影响最大: Full GC 会导致应用程序长时间暂停,严重影响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 应尽量避免: Full GC 是 JVM 调优中需要重点关注和避免的问题。
区别总结:
GC 类型 | 范围 | 触发条件 | 算法 | 停顿时间 | 频率 |
---|---|---|---|---|---|
Minor GC | 新生代 | Eden 区空间不足 | 复制算法 | 较短 | 频繁 |
Major GC | 老年代 | 老年代空间不足, System.gc() , CMS/G1 特定条件 | 标记-清除、标记-整理、混合 (取决于收集器) | 较长 | 较低 |
Full GC | 整个堆 (包括方法区) | 老年代空间不足、方法区/元空间不足、System.gc() 、Minor GC 后老年代仍不足等 | 取决于收集器 (Serial、Parallel Scavenge、CMS 通常是 Serial Old, G1 可能是单线程标记整理) | 最长 | 应避免 |
优化目标:
- 减少 Full GC 的次数和停顿时间: Full GC 对应用程序的影响最大,应尽量避免。
- 控制 Minor GC 的频率和停顿时间: Minor GC 虽然停顿时间较短,但如果过于频繁,也会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
- 选择合适的垃圾收集器: 根据应用程序的特点(延迟敏感型还是吞吐量优先型)和硬件环境选择合适的垃圾收集器。
- 调整 JVM 参数: 根据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和性能目标,调整 JVM 参数,例如堆大小、新生代大小、垃圾回收器参数等。
注意:
- Major GC 和 Full GC 的概念有时会混淆,不同的资料可能有不同的说法。
- 一些垃圾收集器(例如 G1)不再严格区分 Minor GC 和 Major GC,而是采用混合 GC (Mixed GC) 的方式。
- ZGC 和 Shenandoah 等新型垃圾收集器的目标是实现并发垃圾回收,将 GC 停顿时间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