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卷积神经网络CNN之手语识别代码详解中,我们发现最后的训练和验证损失的曲线的波动非常大,而且验证集的准确率仍然落后于训练集的准确率,这表明模型出现了过拟合现象:在验证数据集测试时,模型对未见过的数据表现不佳。
文章目录
- 1 数据增强
- 2 代码流程
- 2.1 数据准备
- 2.2 模型创建
- 2.2.1 卷积块类
- 2.2.2 使用自定义模块构建模型
- 2.3 数据增强
- 2.3.1 RandomResizedCrop
- 2.3.2 RandomHorizontalFlip
- 2.3.3 RandomRotation
- 2.3.4 ColorJitter
- 2.3.5 Compose
- 2.3.6 总结
- 2.4 训练
- 2.5 保存模型
- 3 总结
1 数据增强
为了提高模型在新数据上的鲁棒性,我们计划通过编程方式增加数据集的规模和多样性。这被称为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是深度学习应用中的一种常用技术。
- 数据集规模的增加为模型训练提供了更多的图像样本;
- 数据的多样性增加有助于模型忽略不重要的特征,仅选择对分类真正重要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本篇文章步骤如下:
- 对ASL(美式手语)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
- 使用增强后的数据训练改进模型;
- 保存训练好的模型以便部署使用。
2 代码流程
和之前的文章一样,我们读取ASL手语数据文件,然后进行标签&数据分离、归一化等操作,然后将数据集分为训练和验证两个部分。
使用到的库如下: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torch
from torch.optim import Adam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set, DataLoader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v2 as transforms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functional as F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import utils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torch.cuda.is_available()import torch._dynamo
torch._dynamo.config.suppress_errors = True
2.1 数据准备
这里不再详细说明这里的代码,有不懂的可以参考下面的注释或文章开头提到的文章。
# 定义图像的维度和分类数量
IMG_HEIGHT = 28 # 输入图像的高度
IMG_WIDTH = 28 # 输入图像的宽度
IMG_CHS = 1 # 图像的通道数(1表示灰度图像)
N_CLASSES = 24 # 输出的类别数量# 从CSV文件加载训练集和验证集
train_df = pd.read_csv("sign_mnist_train.csv") # 训练集数据
valid_df = pd.read_csv("sign_mnist_valid.csv") # 验证集数据# 自定义数据集类
class MyDataset(Dataset):def __init__(self, base_df):# 拷贝基础数据框并分离标签和特征x_df = base_df.copy() # 复制数据框,避免修改原始数据y_df = x_df.pop('label') # 提取标签列x_df = x_df.values / 255 # 将图像像素值归一化到0到1之间x_df = x_df.reshape(-1, IMG_CHS, IMG_WIDTH, IMG_HEIGHT) # 重塑为适配模型的形状self.xs = torch.tensor(x_df).float().to(device) # 转换为张量并移动到设备(如GPU)self.ys = torch.tensor(y_df).to(device) # 标签转为张量并移动到设备def __getitem__(self, idx):# 获取指定索引的图像和标签x = self.xs[idx] # 获取图像数据y = self.ys[idx] # 获取标签数据return x, ydef __len__(self):# 返回数据集的大小return len(self.xs)# 定义批次大小
n = 32# 初始化训练数据集和数据加载器
train_data = MyDataset(train_df) # 创建训练数据集
train_loader = DataLoader(train_data, batch_size=n, shuffle=True) # 创建训练数据加载器并打乱顺序
train_N = len(train_loader.dataset) # 获取训练集的样本数量# 初始化验证数据集和数据加载器
valid_data = MyDataset(valid_df) # 创建验证数据集
valid_loader = DataLoader(valid_data, batch_size=n) # 创建验证数据加载器
valid_N = len(valid_loader.dataset) # 获取验证集的样本数量
2.2 模型创建
2.2.1 卷积块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卷积神经网络(CNN)使用重复的层序列。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模式,创建一个自定义卷积模块,并将其作为一个层嵌入到Sequential
模型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扩展Module
类,并定义两个方法:
__init__
方法:定义模块的属性,包括我们需要的神经网络层。在这里,我们可以实现“模型中的模型”。forward
方法:定义模块如何处理来自前一层的输入数据。由于我们使用Sequential
模型,可以直接将输入数据传入模块,类似于执行预测。
class MyConvBlock(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in_ch, out_ch, dropout_p):kernel_size = 3 # 卷积核大小super().__init__()# 定义模块内的层结构self.model = nn.Sequential(nn.Conv2d(in_ch, out_ch, kernel_size, stride=1, padding=1), # 卷积层nn.BatchNorm2d(out_ch), # 批归一化nn.ReLU(), # 激活函数nn.Dropout(dropout_p), # Dropout防止过拟合nn.MaxPool2d(2, stride=2) # 最大池化层)def forward(self, x):# 定义数据流动逻辑return self.model(x)
2.2.2 使用自定义模块构建模型
现在我们定义了自定义模块,可以将其应用到实际模型中:
flattened_img_size = 75 * 3 * 3 # 扁平化后图像的大小# 构建Sequential模型
base_model = nn.Sequential(MyConvBlock(IMG_CHS, 25, 0), # 输入:1x28x28,输出:25x14x14MyConvBlock(25, 50, 0.2), # 输出:50x7x7MyConvBlock(50, 75, 0), # 输出:75x3x3nn.Flatten(), # 扁平化nn.Linear(flattened_img_size, 512), # 全连接层nn.Dropout(0.3), # Dropoutnn.ReLU(), # 激活函数nn.Linear(512, N_CLASSES) # 输出层
)
损失函数和优化器如下:
loss_function = nn.CrossEntropyLoss() # 定义交叉熵损失函数
optimizer = Adam(base_model.parameters()) # 定义Adam优化器
最后编译模型,PyTorch将对模型做出优化:
model = torch.compile(base_model.to(device)) # 使用PyTorch 2.0编译模型
model输出:
OptimizedModule((_orig_mod): Sequential((0): MyConvBlock((model): Sequential((0): Conv2d(1, 25,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1): BatchNorm2d(25, eps=1e-05, momentum=0.1, affine=True, track_running_stats=True)(2): ReLU()(3): Dropout(p=0, inplace=False)(4):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0, dilation=1, ceil_mode=False)))(1): MyConvBlock((model): Sequential((0): Conv2d(25, 50,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1): BatchNorm2d(50, eps=1e-05, momentum=0.1, affine=True, track_running_stats=True)(2): ReLU()(3): Dropout(p=0.2, inplace=False)(4):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0, dilation=1, ceil_mode=False)))(2): MyConvBlock((model): Sequential((0): Conv2d(50, 75,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1): BatchNorm2d(75, eps=1e-05, momentum=0.1, affine=True, track_running_stats=True)(2): ReLU()(3): Dropout(p=0, inplace=False)(4):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0, dilation=1, ceil_mode=False)))(3): Flatten(start_dim=1, end_dim=-1)(4): Linear(in_features=675, out_features=512, bias=True)(5): Dropout(p=0.3, inplace=False)(6): ReLU()(7): Linear(in_features=512, out_features=24, bias=True))
)
2.3 数据增强
在定义训练循环之前,需要先设置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
)。我们将通过 TorchVision 的 Transforms
工具进一步探索数据增强的方法。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获取测试图像
首先,从数据集中提取一张示例图片用于测试:
row_0 = train_df.head(1)
y_0 = row_0.pop('label')
x_0 = row_0.values / 255
x_0 = x_0.reshape(IMG_CHS, IMG_WIDTH, IMG_HEIGHT)
x_0 = torch.tensor(x_0)
x_0.shape # 输出torch.Size([1, 28, 28])image = F.to_pil_image(x_0)
plt.imshow(image, cmap='gray')
图片如下:
2.3.1 RandomResizedCrop
- 功能:随机调整图像大小并裁剪为指定尺寸。
- 原理:根据比例调整输入图像大小后裁剪。
代码示例:
# 定义随机调整大小并裁剪的变换
trans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RandomResizedCrop((IMG_WIDTH, IMG_HEIGHT), scale=(.7, 1), ratio=(1, 1)),
])# 应用变换并生成新的张量
new_x_0 = trans(x_0)
# 转换为 PIL 图像以便显示
image = F.to_pil_image(new_x_0)
plt.imshow(image, cmap='gray') # 显示裁剪后的图像
new_x_0.shape # 输出torch.Size([1, 28, 28])
-
scale=(.7, 1)
:指定裁剪区域相对于原始图像面积的比例范围。-
.7
表示裁剪区域最小可以是原始图像面积的 70%。 -
1
表示裁剪区域最大可以是原始图像的 100%。
-
-
ratio=(1, 1)
:指定裁剪区域的宽高比范围。(1, 1)
表示裁剪区域的宽高比固定为 1:1,即裁剪区域总是正方形
输出如下:
2.3.2 RandomHorizontalFlip
功能:随机水平翻转图像。
思考:
- 水平翻转可以增强数据多样性,但垂直翻转可能破坏语义。
- 例如,美国手语(ASL)可以左右手互换,但上下翻转的情况很少出现。
# 定义随机水平翻转的变换
trans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RandomHorizontalFlip()
])# 应用变换并生成新的张量
new_x_0 = trans(x_0)
# 转换为 PIL 图像以便显示
image = F.to_pil_image(new_x_0)
plt.imshow(image, cmap='gray') # 显示翻转后的图像
输出:
2.3.3 RandomRotation
功能:随机旋转图像以增加多样性。
注意:
- 旋转角度过大可能导致图像的语义信息被误读。
- 例如,手语中的“D”可能被错误解读为“G”。因此,需限制旋转范围。
代码解释:
# 定义随机旋转的变换,限制在 ±10 度内
trans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RandomRotation(10)
])# 应用变换并生成新的张量
new_x_0 = trans(x_0)
# 转换为 PIL 图像以便显示
image = F.to_pil_image(new_x_0)
plt.imshow(image, cmap='gray') # 显示旋转后的图像
输出:
2.3.4 ColorJitter
功能:随机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用来模拟光照条件的变化
参数:
brightness
:控制亮度变化的幅度(0~1)。contrast
:控制对比度变化的幅度(0~1)。
代码解释:
# 设置亮度和对比度参数
brightness = .2 # 亮度变化范围
contrast = .5 # 对比度变化范围# 定义亮度和对比度调整的变换
trans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ColorJitter(brightness=brightness, contrast=contrast)
])# 应用变换并生成新的张量
new_x_0 = trans(x_0)
# 转换为 PIL 图像以便显示
image = F.to_pil_image(new_x_0)
plt.imshow(image, cmap='gray') # 显示调整后的图像
输出:
2.3.5 Compose
功能:组合多个随机变换为一个序列,使数据增强更加灵活。
应用场景:结合多种增强手段,生成无限多样的数据变体。
代码解释:
# 定义一组随机变换
random_transforms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RandomRotation(5), # 小范围旋转transforms.RandomResizedCrop((IMG_WIDTH, IMG_HEIGHT), scale=(.9, 1), ratio=(1, 1)), # 随机裁剪transforms.RandomHorizontalFlip(), # 随机水平翻转transforms.ColorJitter(brightness=.2, contrast=.5) # 调整亮度和对比度
])# 应用组合变换并生成新的张量
new_x_0 = random_transforms(x_0)
# 转换为 PIL 图像以便显示
image = F.to_pil_image(new_x_0)
plt.imshow(image, cmap='gray') # 显示综合增强后的图像
输出:
2.3.6 总结
增强方法 | 功能 | 关键参数 | 作用 | 注意事项 |
---|---|---|---|---|
RandomResizedCrop | 随机调整图像大小并裁剪为指定尺寸 | - scale=(.7, 1) : 裁剪区域面积占原图面积的比例范围, ratio=(1, 1) : 裁剪区域宽高比范围 (正方形) | 生成不同大小的随机裁剪区域,增强图像的局部视角多样性 | 如果设置不当,可能裁剪掉重要的图像信息 |
RandomHorizontalFlip | 随机水平翻转图像 | - p=0.5 (默认):翻转的概率 | 增强数据多样性,适合左右对称的场景,如手语、自然景物等 | 不适用于语义上不对称的图像(如文字) |
RandomRotation | 随机旋转图像 | - degrees=10 : 旋转角度范围(±10度) | 增加图像的角度变化,模拟不同视角的情况 | 旋转角度过大可能引起语义混淆,例如手语符号“D”和“G”可能被误读 |
ColorJitter | 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 | brightness=0.2 : 亮度变化范围, contrast=0.5 : 对比度变化范围 | 模拟光照变化条件,增强数据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 如果参数设置过大,可能导致图像失真 |
2.4 训练
我们的训练流程与之前大致相同,但有一处不同:在将图像输入模型之前,需应用前面我们定义的 random_transforms
进行数据增强。
def train():loss = 0 # 初始化损失值accuracy = 0 # 初始化准确率model.train() # 设置模型为训练模式for x, y in train_loader: # 遍历训练数据output = model(random_transforms(x)) # 应用随机数据增强并将图像输入模型optimizer.zero_grad() # 清除梯度batch_loss = loss_function(output, y) # 计算当前批次的损失batch_loss.backward() # 反向传播计算梯度optimizer.step() # 更新模型权重# 累加损失和准确率loss += batch_loss.item()accuracy += get_batch_accuracy(output, y, train_N)# 打印训练结果print('Train - Loss: {:.4f} Accuracy: {:.4f}'.format(loss, accuracy))
下面是训练和验证集的损失曲线和准确率曲线:
对比之前的损失曲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过拟合的问题。
2.5 保存模型
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一个训练良好的模型,可以将其部署用于对新图像进行推断。当我们对训练的模型感到满意时,通常会将其保存到磁盘。PyTorch 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点,这里我们将使用torch.save
方法。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会加载该模型,并使用它来识别新的手语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PyTorch无法保存已编译的模型(参考文章)
- 在 PyTorch 中,
model
(编译后的模型)和base_model
(未编译的模型)是共享权重的。因此,无论你对model
进行训练,还是对其权重进行修改,这些变化都会同步到base_model
,因为它们底层实际上引用了同一组权重。
因此我们将使用以下代码保存模型:
torch.save(base_model, 'model.pth')
3 总结
数据增强通过随机裁剪、翻转、旋转和颜色抖动等手段,生成多样化的训练样本,有效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减少了过拟合的风险。在训练阶段引入随机变换,可以模拟不同的场景变化,使模型更具鲁棒性。同时,通过合理设置增强参数,确保数据增强不会破坏图像的语义信息,从而在性能与稳定性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