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金融 > 搜索引擎优化的方法和技巧_网站制作动_北京网站快速优化排名_外贸网站建站

搜索引擎优化的方法和技巧_网站制作动_北京网站快速优化排名_外贸网站建站

2024/12/23 10:59:38 来源:https://blog.csdn.net/m0_52566365/article/details/143495677  浏览:    关键词:搜索引擎优化的方法和技巧_网站制作动_北京网站快速优化排名_外贸网站建站
搜索引擎优化的方法和技巧_网站制作动_北京网站快速优化排名_外贸网站建站

RV1126-SDK学习之OSD实现原理

前言

本文简单记录一下我在学习RV1126的SDK当中OSD绘制的原理的过程。

在学习OSD的过程当中,可能需要补充的基础知识:

  1. OSD是什么?

  2. BMP图像文件格式大致组成?

  3. 图像调色(Palette)的原理?

  4. RGA常用接口的使用?

涉及的项目的文件路径:

  1. osd服务:app/mediaserver/src/utils/osd。最关键的应该是osd_server.h/cpp文件。阅读完这个文件的代码,基本就能了解osd大概的实现原理,然后其他的文件都是实现细节相关的。

  2. 编码器的实现,包括如下文件:

    • 编解码器基类头文件:external/rkmedia/include/easymedia/encoder.h和codec.h

    • 编解码器基类源文件:external/rkmedia/src/encoder.cc

    • rkmpp编码器的封装:external/rkmedia/src/rkmpp/mpp_encoder和mpp_final_encoder

  3. OSD绘制:包括使用RGA“手动”绘制OSD和使用瑞芯微提供的底层mpp接口“自动”绘制。

OSD是什么?

首先需要了解OSD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一句话概括:OSD就是给一段原生的实时视频或者录像的每一帧加上一点东西,包括但不限于:logo、时间日期,提示语等。

在IPCamera中,OSD是如何实现的?

在IPCamera中,OSD是作为一个服务来实现。实现于mediaserver层。我这里直接放上一段OSD实现最核心的代码:

// 位于文件:app/mediaserver/src/utils/osd/osd_server.cpp
static void *ServerProcess(void *arg) {auto os = reinterpret_cast<OSDServer *>(arg);char thread_name[40];snprintf(thread_name, sizeof(thread_name), "OSDServer[%d]", os->GetWidth());prctl(PR_SET_NAME, thread_name);LOG_DEBUG("osd ServerProcess in\n");int time_count = 0;while (os->status() == kThreadRunning) {os->UpdateTimeDate();   // 更新日期os->UpdateImage();      // 更新logoos->UpdateMask();       // 屏蔽某一区域os->UpdateBlink();      // 闪烁if (time_count == 30) {os->UpdateText();     // 更新文本time_count = 0;}time_count++;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milliseconds(os->GetDelayMs()));}LOG_DEBUG("osd ServerProcess out\n");return nullptr;
}

从函数命名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OSDServer中会起一个线程来运行ServerProcess函数,函数会间隔一定时间去更新最终画到视频帧上的OSD的内容。

在IPCamera当中,每个OSD是和video_encoder_flow绑定的。并且OSD是被video_encoder_flow在编码前绘制到每一帧图像上的。

仔细阅读源码的话,就会发现,因为时间是不断变化的,所以UpdateTimeDate函数能保证每次时间有变化时,都会调用easymedia::video_encoder_set_osd_region,去更新编码器绘制的osd的内容。相反的,因为logo和提示文字因为是几乎不变的,所以只会在系统最开始或者被变更时才会真正调用easymedia::video_encoder_set_osd_region去更新编码器的osd的内容。

那么系统怎样监视一个OSD是否有更新呢?答案就是简单的通过一个整型数组。为1代表该种osd需要被更新到编码器中,为0就无需更新。这个数组对应osd_server头文件中的osds_db_data_change_。

为什么是一个数组呢?没错,结合之前提到过的,一帧图像的OSD可能有好几种,每种OSD负责展示不同的信息。所以数组的存在的很有必要的。从osd_server的实现中能更清楚的理解这一点。

谈到监视更新的变量就不得不提到OSDServer的两个核心成员:osds_db_data_、region_data_,这两成员都是数组,每个元素的类型定义如下:

// osds_db_data_(长度为15的数组)
typedef struct osd_data {int type;             // 图像还是文本还是边框union {const char *image;text_data_s text;border_data_s border;};int width;            // osd宽int height;           // osd高uint8_t *buffer;      // osd内容的bufferuint32_t size;        // buffer大小int origin_x;         // xint origin_y;         // yint enable;           // 是否使能?} osd_data_s;// region_data_(长度为8的数组)
typedef struct {uint8_t *buffer; // Content: ID of paletteuint32_t pos_x;uint32_t pos_y;uint32_t width;uint32_t height;uint32_t inverse;uint32_t region_id; // max = 8.uint8_t enable;REGION_TYPE region_type;uint32_t cover_color; // for REGION_TYPE_COVER
} OsdRegionData;

从OSDServer的构造函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OSDServer对象创建时会进行一些比较重要的初始化操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设置调色板。

  2. 初始化region_data_。

  3. 查询数据库对osd的配置,并设置到osds_db_data_数组设置osds_db_data_change_相应元素为1,使后台线程能察觉到osd配置的改变,并同步给编码器。

OSD更新的详细流程

这里梳理一下OSD更新的详细流程:

  1. 用户通过网页对OSD进行设置。

  2. 下位机服务器收到并解析请求。将设置持久化到数据库。(mediaserver那边其实会收到dbus的signal)。

  3. 服务器向mediaserver发送设置osd的dbus请求。

  4. mediaserver收到请求然后调用OSDServer::SetOsdRegion(region_id, map)函数进行osd的设置。(dbus请求的参数会被转换成map然后作为OSDServer::SetOsdRegion参数)。

  5. 根据map设置osds_db_data_[region_id]。并且相应的osds_db_data_change_[region_id]被设置为1。

  6. 后台线程检测到osds_db_data_change_[region_id]为1,根据osds_db_data_[region_id]的配置,生成图像(字体)点阵,将点阵设置到region_data_数组中。

  7. 调用easymedia::video_encoder_set_osd_region函数,将osd配置到编码器中。

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红色字体表示Dbus发出的请求,黑色字体代表普通网络请求。

上文一直在回避三个个比较重要的细节:什么是点阵?字体和图像是怎么绘制成点阵的?编码器是如何将osd绘制到视频的每一帧上的?下面两节就专门来解释这几个问题。

点阵与调色

点阵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东西,这里推荐可以先去了解一下RGA里面怎么进行调色的。可以参考external/linux-rga/samples/rgaColorPalette下的实例,这里面是使用rga相关的接口对图像进行调色的一个demo,源图像就是一个点阵(每个像素是一Byte),通过一个长度为256的数组(调色板,每个元素4Byte),将点阵映射成RGBA格式的图像(目的图像)。

上面一段粗体其实就已经很好的解释了点阵的作用。总结一下:

  1. 如果你想用点阵来显示一段文字(不管中文还是英文),直接将仿照文字的笔画,将你所需要的字节置为一即可。然后告诉mpp/rga用什么调色板,将绘制好的位图传给它们,它们就能够将点阵钻换成文字显示到一帧帧画面上了。在OSDServer中,FontFactory类就是封装了ft2build库,在点阵中绘制文字。

  2. 如果你想用点阵绘制一幅图片,(参考OSDServer的做法)使用bmp图像,bmp图像具体格式的学习参考链接,bmp里面使用位图数据来表示图像。OSDServer调用BMPReader类的LoadYuvaMapFromFile函数将RGB格式的位图数据通过find_color函数将三通道(rgb)的数据转换成yuva调色板的索引(一通道),这样拿到yuva的调色板后mpp/osd就能将点阵转换成图像。

对于文字的点阵生成参考mediaserver的osd下的font_factory的实现,对于图像的点阵生成参考mediaserver的osd下的bmp_reader的实现。原理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文字只有一个颜色,所以点阵中点亮的值恒为1。而图像则是多彩的,所以索引值有多种。

利用点阵+调色板的方式有两个很好的优势:

  1. 点阵是确定的,但调色板是灵活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不同的调色板映射调色板。

  2. 典型的点阵每个像素只有1Byte,占用空间小。

最后,我认为点阵源码最重要的是color_table.h文件下的find_color函数。该函数功能是根据rgb三通道反向查找在调色板中最匹配的一个索引。

代码如下:

uint8_t inline find_color(const uint32_t *pal, uint32_t len, uint8_t r,uint8_t g, uint8_t b) {uint32_t i = 0;uint8_t pixel = 0;unsigned int smallest = 0;unsigned int distance = 0;int rd, gd, bd;uint8_t rp, gp, bp;smallest = ~0;// LOG_DEBUG("find_color rgba_value %8x", (0xFF << 24 | r << 16 | g <<8 | b// <<0));for (i = 0; i < len; ++i) {// rgb : 从低到高bp = (pal[i] & 0xff000000) >> 24;gp = (pal[i] & 0x00ff0000) >> 16;rp = (pal[i] & 0x0000ff00) >> 8;rd = rp - r;gd = gp - g;bd = bp - b;// 计算方差distance = (rd * rd) + (gd * gd) + (bd * bd);if (distance < smallest) {pixel = i;/* Perfect match! */if (distance == 0)break;smallest = distance;}}// LOG_DEBUG("find_color pixel %d pal[%d][%d] %8x", pixel, pixel/6, pixel%6,// pal[pixel]);return pixel;
}

这里备忘一个名词,色深:色彩深度又叫色彩位数,即位图中要用多少个二进制位来表示每个点的颜色,是分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编码器

IPCamera的OSD的实现是基于编码器的。而在编码器中,OSD有两种绘制方式:让MPP去绘制或者利用RGA进行OSD的绘制。因为RGA的绘制比较直观,而MPP的绘制需要深入到MPP的API中,目前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尚缺,所以这里主要介绍一下RGA的绘制方式。

OSDServer向编码器设置OSD的函数调用连如下:

  1. easymedia::video_encoder_set_osd_region()

  2. enc_flow->Control(VideoEncoder::kOSDDataChange, pbuff);

  3. enc->RequestChange(request, value);

  4. (request, value)会被挂到VideoEncoder的编码器设置链表上。

++++++++++++++++++++++++++++++++++++++++++++++

当有图片到达VideoEncoderFlow后,里面的回调函数会继续调用:

  1. 进入函数:MPPEncoder::Process(src, dst, extra_dst);

    1. 处理编码器的设置链表:
    while (HasChangeReq()) {auto change = PeekChange();if (change.first && !CheckConfigChange(change))return -1;
    }
    

    对于RGA的OSD,MPPEncoder类中也会有8个类型为RgaOsdData的数组,OSDServer的设置最终通过上面的循环变更到这里。

    1. RgaOsdRegionProcess,该函数负责调用improcess将各个osd绘制到即将编码的图像帧上。

为了方便梳理流程,最后贴一下MPPEncoder::Process(src, dst, extra_dst)中OSD相关的伪代码:


int MPPEncoder::Process(const std::shared_ptr<MediaBuffer> &input,std::shared_ptr<MediaBuffer> &output,std::shared_ptr<MediaBuffer> extra_output) {// 处理编码器配置链表while (HasChangeReq()) {auto change = PeekChange();if (change.first && !CheckConfigChange(change))return -1;}// ...// 使用RGA绘制所有的OSD
#ifdef RGA_OSD_ENABLEif (rga_osd_cnt > 0)RgaOsdRegionProcess(hw_buffer);
#endif//...return 0;
}

RGA的绘制其实就是按一定比例使用图像blend(混合)的方式进行叠加的。RGA的作用呢包括:对图像缩放、裁剪、混合、调色、拷贝等。它是基于RGA硬件独立于CPU的去做这些操作的,所提供的接口以及用法可以参考external/linux-rga。对于MPP对OSD的绘制,作者暂时还未能深入了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深入研究。


本章完结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