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python】矢量棍棒图应用场景和代码
矢量棍棒图的介绍和作用
矢量棍棒图(stick plot)是一种用于可视化 方向性时间序列数据 的图形工具。它常用于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中,以直观地展示 风场、海流 或 其他矢量变量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主要特点
矢量方向表示流场方向:每个棍棒的朝向代表矢量(如风向或流向)的方向。
矢量长度表示流速或风速:棍棒的长度与该时刻的速率成正比。
时间维度通常沿 x 轴:横轴为时间,纵轴上显示一系列棍棒。
- 作用
描述风速风向的时间变化(如台风期间的风场演变)。
分析潮流或海流随时间的变化,尤其适用于某个固定测站的流场观测数据。
对比不同时间或不同地点的流场特征,如 El Niño 期间的赤道流场变化。
在海洋与大气科学中的应用
矢量棍棒图广泛用于以下几种图表中:
风场棍棒图
应用于大气科学,用于表示一段时间内的风速和风向。
例如,某个气象站的 10m 高度风速风向变化。
潮流/海流棍棒图
在海洋科学中,常用于描述海流随时间的变化。
例如,长江口某测点的潮流方向和流速变化。
涡旋或风暴研究
研究台风、风暴潮期间的风速风向变化,结合其他数据(如增水、气压)分析风暴影响。
波浪方向变化分析(较少见)
在波浪传播方向随时间变化较明显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棍棒图。
示例
如果你有一个固定站点的海流数据(U、V 分量随时间变化),可以使用
和其他结合使用:
图片
图片
python 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生成示例数据
time = np.arange(0, 24, 1) # 24小时
u = np.sin(time / 6 * np.pi) # 模拟 U 分量
v = np.cos(time / 6 * np.pi) # 模拟 V 分量fig, ax = plt.subplots(figsize=(10, 4))
ax.quiver(time, np.zeros_like(time), u, v, scale=5, angles='uv')ax.set_xlabel('Time (hours)')
ax.set_ylabel('Flow Direction')
ax.set_title('Stick Plot of Current Velocity')
plt.show()
matlab 代码:
.rtcContent { padding: 30px; } .lineNode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enlo, Monaco, Consolas, "Courier New", monospace;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
start=[1990 11 1 0 0 0]; %Gregorian start [yyyy mm dd hh mi sc]
stop=[1991 2 1 0 0 0];
jd=julian(start):julian(stop);
u=sin(.1*jd(:));
v=cos(.1*jd(:));
w=u+i*v;
figure('Position',[10 10 1250 850],'color','w')
h=timeplt(jd,w);
% fixpaper2
export_fig('4.jpg','-r600')
reference:
https://github.com/rsignell-usgs/timeplt
可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