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凉的美食世界里,大锅盔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平凉大锅盔外形壮观,呈圆形,直径可达尺二,厚度约为寸五,宛如一个厚实的锅盖,拿在手中沉甸甸的,重约 4.5 斤 。其制作工艺颇为精细,堪称一门传统技艺的杰作。首先,选取麦面精粉,这是保证锅盔口感与品质的基础。然后,通过压秆和面,这一独特的工序使得面团充分揉和,面排揉得到位,不仅能使馍色增白,更能让香气浓郁,为后续的美味奠定了基础 。
制作平凉大锅盔,需用木杠压面,这是其与其他面食制作的显著区别。压面杠是一根小碗口粗细的长杠子,一头插入案板靠墙的小洞里固定,另一头人骑着杠子反复碾压面团 。在碾压过程中,还要适时加入适量面粉,直压到面光色润,酵面均匀。之后,将面团分成一斤三两重的小块,再分别逐个用木杠边压、边转,制成圆直径八寸、厚六分的菊花式圆形饼 。
接下来便是烘烤环节,过去用柴禾烧在小锅内烙制,如今多改成用煤烘烤在鏊内烙制 。这种特制的鏊可以上下烘烤,温高气保,火色均匀,能让锅盔熟得透彻 。在烘烤过程中,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第一鏊是上下火,火候要小而稳,主要是给馍被木杠压后产生的波浪上面上火色,让酵面进一步发酵和最后定型;随后进入第二鏊,二鏊是一面火,火候较旺,因火旺鏊内可放一个铁圈,将馍置于空中,主要起烘烤作用 。整个过程需达到三翻六转,大约二十分钟方可烙制而成 。
平凉大锅盔素以 “干、酥、白、香” 著称 。干硬耐嚼,却又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其外皮酥脆,一口咬下,会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它的独特魅力 。而内部则柔软筋道,越嚼越能感受到面粉的原汁原味,麦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这种独特的口感,使得平凉大锅盔无论是搭配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还是就着一杯清香的茶水,都能带给人满足的味蕾享受 。
关于平凉大锅盔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唐武周(唐武则天)时期,官兵为武则天修建乾陵,因工程量巨大,民工们无法回家,只能在工地吃住 。然而工地无烹调用具,于是官兵们灵机一动,以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锅盔由此得名 。
在平凉的街头巷尾,大锅盔的身影随处可见 。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平凉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当地人的深厚情感和地域文化特色 。对于平凉人来说,大锅盔是家的味道,是童年的记忆,是走亲访友时的必备礼品 。同时,因其存放时间长,便于携带,在过去,它也是人们出差旅行必备的 “干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