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微观模型测试题
1.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扩散现象
B. 摩擦生热
C. 影子的形成
D.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 压缩气体需要用力
B. 两滴水银靠近后会自动结合成一滴
C. 用胶水可以把两张纸粘在一起
D. 磁铁能吸引铁屑
3.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4.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气体中发生,也可以在液体中发生,还可以发生在固体中。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树叶飘落
D. 冬天,雪花飘落
5.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 内能和温度是同一个概念
D.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6.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将甲倒入丙烧杯中,将乙倒入丁烧杯中(如图)。若甲的温度变化量大于乙的温度变化量,则丙、丁两烧杯中,水的质量关系是( )
A. m 丙 < m 丁 m_丙 < m_丁 m丙<m丁
B. m 丙 > m 丁 m_丙 > m_丁 m丙>m丁
C. m 丙 = m 丁 m_丙 = m_丁 m丙=m丁
D. 无法判断
7.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后,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B. 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C. 加热过程中,甲液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大于乙液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D. 停止加热后,甲液体放出的热量少于乙液体放出的热量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9.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热多少无关
B.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表示该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C. 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D. 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降低的温度多
10.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A、B两烧杯中,A烧杯中水温降低了5℃,B烧杯中水温升高了5℃,已知 c 水 > c 甲 > c 乙 c_水>c_甲>c_乙 c水>c甲>c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1:5
B. 甲、乙放出的热量之比为1:1
C. 甲、乙的初温之比为5:1
D. 甲、乙的末温之比大于1
答案与解析
1. C
解析: 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与分子动理论无关。
2. A
解析: 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距离减小,斥力增大。
3. D
解析: A选项,物体的温度越高,表示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但不一定含有更多的热量;B选项,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C选项,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表现,不能确定个别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D选项,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4. B
解析: 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B选项中荷花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
5. D
解析: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A选项,静止的物体也具有内能;B选项,物体温度越高,内能不一定越大,例如不同质量的水;C选项,内能和温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选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例如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6. A
解析: 质量相等,温度变化量大,说明比热容小,吸收的热量少,根据 Q = c m Δ T Q=cmΔT Q=cmΔT可知,丙烧杯中水的质量小于丁烧杯中水的质量。
7. B
解析: 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说明放出的热量相同,根据 Q = c m Δ T Q=cmΔT Q=cmΔT可知,温度变化量大,说明比热容小。
8. C
解析: A选项,物体吸收热量,也可能发生状态变化,温度不一定升高;B选项,物体内能增加,也可能是对外做功;C选项,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正确;D选项,物体温度升高,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9. A
解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热多少无关。
10. D
解析: A烧杯中水温降低,说明甲物体温度低于水温,吸收热量;B烧杯中水温升高,说明乙物体温度高于水温,放出热量。根据 Q = c m Δ T Q=cmΔT Q=cmΔT可知,质量相等,温度变化量相同,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少。因此,甲物体吸收的热量少于乙物体放出的热量,甲物体的末温低于乙物体的初温,甲、乙的末温之比大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