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游戏 > 游戏 > 实用的网站_网站设置不能通过链接访问_谷歌三件套下载_不受限制的浏览器

实用的网站_网站设置不能通过链接访问_谷歌三件套下载_不受限制的浏览器

2024/11/14 2:11:53 来源:https://blog.csdn.net/waitaikong_/article/details/142744362  浏览:    关键词:实用的网站_网站设置不能通过链接访问_谷歌三件套下载_不受限制的浏览器
实用的网站_网站设置不能通过链接访问_谷歌三件套下载_不受限制的浏览器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快速沟通和便捷服务的渠道,使我们能够高效地办理业务、完成工作和享受娱乐。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

作为普通用户,我们往往对网络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隐患。接下来我们将简要介绍当前流行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场景一:诈骗短信

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曾收到过“红包”、“奖品”或“中奖”等信息?这些短信通常包含可疑网址,我们是否因为好奇而点击过?“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类信息往往是“诈骗短信”。它们利用用户的好奇心理,试图窃取个人信息或诈骗财物。诈骗短信中的网址通常伪装成银行、支付宝或购物平台的官方网站,导致用户误信并输入个人信息。一旦您填写了手机号码、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这些数据便会被上传至诈骗团伙的服务器,进而被滥用,引发诈骗和勒索等安全问题。

为应对这一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 对于来源不明的短信,尤其是包含“中奖信息”、“红包”、“退货退款”、“产品试用”等关键词的短信,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建议直接删除并将其拉入黑名单。
  2. 开启手机的“诈骗短信过滤”功能,利用设备的短信内容检测,帮助识别潜在的诈骗风险。

场景二:二维码领奖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见到过路边、共享单车、公交站附近贴着的二维码,以及路边常有的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记信息领取奖品的活动或二维码。虽然二维码的使用日益普及,但其中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许多诈骗分子利用二维码进行钓鱼攻击,用户一旦扫描,可能会被引导至恶意网站,甚至下载恶意软件,导致信息泄露甚至被诈骗勒索。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范此类场景攻击:

  1. 不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尤其是通过短信、社交媒体或不明渠道发送的二维码。
  2. 使用手机自带的二维码扫描功能,确保扫描的二维码是安全的,避免下载不明应用或访问可疑网站。
  3. 在扫描二维码前,尽量通过官方网站或可信渠道确认活动的真实性。

场景三:工作群可疑信息

在该场景下,目前流行的一种攻击勒索方式是通过向目标工作群、学校群、班级群内发送具有迷惑性的信息和文件,其内部包含后门木马程序,一旦用户下载点击查看,用户就可能被监视,个人信息就会被泄露。比如较为流行的攻击方式,攻击者通过定向向目标(财务人员等)发送“税务稽查文件”,当用户点击打开后,内含一个网址,当用户点击打开后系统会自动下载木马程序并安装,并持续监听用户数据。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范此类场景攻击:

  1. 不明文件一定要核实清除来源及正规性
  2. 一般excel文件内不会包含地址,一般也不会要求下载可疑的文件

上面仅仅举了三个主流的场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留意的网络安全场景,面对这些场景,我们用户往往难以即使发现,所以在此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网络安全自查清单,通过对该清单的自查,我们可以大幅提升自身网络安全水平,防范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并且减小个人隐私数据泄露风险。

网络安全自查清单:

  1. 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连接前请核实WIFI真实性,不使用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如转账等),如需进行敏感操作请切换至移动数据连接(4G/5G网络连接)
  2. 个人设备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设置系统一段时间自动锁定
  3. 不要使用诸如12345这类的弱密码,尽量保证不同网站注册的用户名及密码不同,为了方便好记我们可以使用密码短语(一种由单词组成的方便好记的密码类型),比如“padding-uneasy-robin”等,通过一些好记的单词组合成的密码不仅方便记忆,而且强度较高,适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4. 不打开来路不明的链 接
  5. 不在社交软件或云端存储个人隐私信息(如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6. 在使用完网站提供的服务后及时退出登录,防止信息泄露
  7. 给计算机设备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
  8. 及时更新系统(包含安全补丁)
  9. 取消相机的地理位置保存功能
  10. 取消社交软件的文件自动下载功能
  11. 来路不明的U盘等可以设备不要接入电脑
  12. 不要相信网络推广兼职等活动
  13. 不使用设备时及时关机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不仅是厂商的责任,更是我们共同的使命。让我们携手并进,增强安全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为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让我们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学习,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共建网络安全强国。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