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红色圈中的部分为 Multi-Head Attention,是由多个Self-Attention组成的,虽然Encoder与Decoder中都有Multi-Head Attention,但他们略有区别。Encoder block包含一个 Multi-Head Attention, 而Decoder block包含两个 Multi-Head Attention。
Decoder block包含两个 Multi-Head Attention,其中第一层的多头注意力用到Masked,第二层其数据组成则是由 Encoder输出数据的3/4直接送入( Encoder输出的另外1/4数据入了Add&Norm层) 再加上 由Decoder的Outputs进入的经Token Embedding和Position Enbedding计算后得的向量,经过第一层多头注意力后的数据
注意力
Attention函数可以描述为将query和一组key-value对映射到输出,其中query、key、value和输出都是向量。 输出为value的加权和,其中分配给每个value的权重通过query与相应key的兼容函数来计算。
—— 来自(www.yiyibooks.cn/yiyibooks/A…
QKV的理解
在《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论文中首次提出Transformer时构建了三个辅助向量QKV。而所谓QKV也就是Q(Query 查询),K(Key 键值),V(Value 实际的特征信息)。 他们本质上是代表了三个独立的矩阵,都是我们原本的序列X做了不同的线性变换之后的结果,都可以作为X的代表。简单的可理解成:
如下图所示:
多头注意力
什么是多头注意力
所谓多头,是分别将线性的变换之后的QKV切分为H份,然后对每一份进行后续的self-attention操作。最后再连接并做线性回归产生输出。如下图:
观察上图的多头注意力结构的中间的Scaled Dot-Product Attention(点积自注意力),我们可以把拆为理解为高维向量被拆分为H分低维向量,并在H个低维空间里求解各自的self-Attention。
多头注意力的理解
- 代码层面: 把原始的维度切成H份,假如h=8(切成8份),每份则为512/8=64。在每个64维做相关度(即相乘)计算
- 原理层面: 把原来在一个高维空间里衡量一个文本的任意两个字之间的相关度,变成了在8维空间里去分别衡量任意两个字的相关度的变化
工作原理
QKV获取
经过position embedding 与 word embedding 计算后得到的向量x进入Encoder,经过3次线性变化之后,得到QKV,如下图:
获取每个字都形成512/H
维度的信息
一个完整的数据矩阵, 经过计算得到QKV之后,分别获取三个(batch_size)维向量矩阵(下图右侧第一列),再次水平切分矩阵为(seq_len * 512维的信息) 数据(如下图右侧第二列)按,按字按维度切成H份(如最右侧的第三列)。再然后,计算一个字的维度。即将一个字分成H分,每一份为512/H
维信息,那么一个完整的字一共有512/H
维度的信息(transformer中h=8
)。
在H维空间中矩阵拆变如下:
1 [batch-size、seq-len、dim]
2 [batch_size, seq_len, h, dim/h]
3
4 ---举例---
5 [1024, 5, 512 ]
6 [1024, 5, 8, 512/8]
在H个子维度里计算任意两个字的盯关度
每个字的第1头和其他字的第一头分别相乘
比如 "我“ 字,按h=8拆分,得64(512/8) 维的信息。接下来再把我字的第一个64维度的信息分别和其他字的第一个64维的信息进行向量相乘。如果相乘的结果越大代表两个向量相似度接高,越小两个向量的相似度越低。如下图,右侧说明一个序列的第1个字的64维分别与其他字的第一个64维的向量相乘(对于我要吃汉堡,一共是5个字,对应右侧的5个图,从左到向,从上一下:我 想 吃 汉 堡)。
在H个不同的(512/H
)维计算相关度
经过上图的拆分,由原来在512的大的维度空间里计算相似度,变成了在H个不同的(512/H
) 维的子空间里分别去计算任意两个字的相似(关)度。
比如:原来只进行1次的512 * 512的向量相乘 现在变成进行8次的64 * 64这样的向量相乘,即把原来的高维空间映射成了8个不同的64维的子空间,在每字64维的子空间里,分别去衡量这一序列字词之任意两个字之间的相似度,进而提升模型的表达能力。
再进行组合成为一个512维的矩阵
多头注意力公式
其中参数映射为矩阵:
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
结构如下:
上图是 Self-Attention 的结构,在计算的时候需要用到矩阵QKV。其中,Self-Attention接收的是输向量x组成的矩阵X,或者上一个Encoder block的输出。经过三次线性变化得到的QKV。
Mask是个要选环节,在机器翻译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经常使用的环节。在机器翻译等NLP场景中,每个样本句子的长短不同,对于句子结束之后的位置,无需参与相似度的计算,否则影响Softmax的计算结果。
softmax是个激活函数,在没有Mask时,softmax只起到归一化的作用。
自注意力机制将一个单词与句子中的所有单词联系起来,从而提取每个词的更多信息。
注意力公式
其中,Q为Query、K为Key、V为Value。QKV都是从同样的输入矩阵X经过三次线性变换而来的。
公式推导
PS: 最后再经过一个Concat(聚合)再经过Linear(线性变换) ,得到最后的整个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输出。如下
如果您也对AI大模型感兴趣想学习却苦于没有方向👀
小编给自己收藏整理好的学习资料分享出来给大家💖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关注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
👉AI大模型学习路线汇总👈
大模型学习路线图,整体分为7个大的阶段:(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作为一名热心肠的互联网老兵,我决定把宝贵的AI知识分享给大家。 至于能学习到多少就看你的学习毅力和能力了 。我已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
一、全套AGI大模型学习路线
AI大模型时代的学习之旅:从基础到前沿,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能!
二、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三、AI大模型经典PDF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四、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作为普通人,入局大模型时代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认知水平,同时也需要有责任感和伦理意识,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