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游戏 > 游戏 > 超简单白话文机器学习 - 回归树树剪枝(含算法介绍,公式,源代码实现以及调包实现)

超简单白话文机器学习 - 回归树树剪枝(含算法介绍,公式,源代码实现以及调包实现)

2024/11/16 5:51:08 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51222843/article/details/139125581  浏览:    关键词:超简单白话文机器学习 - 回归树树剪枝(含算法介绍,公式,源代码实现以及调包实现)

1. 回归树

1.1 算法介绍

大家看到这篇文章时想必已经对树这个概念已经有基础了,如果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笔者的这篇文章:

超简单白话文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全解(含算法介绍,公式,源代码实现以及调包实现)_白话决策树-CSDN博客

对于回归树的建立,我们一般使用CART回归树,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回归树是一种用于连续值预测的树模型。它通过递归地分裂数据集,以最小化预测误差为目标,最终生成一棵树结构的模型。

CART回归树的构建核心是选择最佳分裂点通过计算MSE进行衡量。

1. 选择最佳分裂点,对每个特征尝试所有的分裂点,计算分裂后各个数据集的均方误差。

2. 计算分裂前后的总MSE:

其中,n为总样本数,各分子分别是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的样本数。

3. 递归分裂,对每个子节点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满足停止条件(例如达到最大深度或叶节点中的样本数少于阈值)

获得最佳划分特征之后,需要确定分裂节点的阈值,需要最小化目标函数

1. 首先对于最佳划分特征中的数值进行迭代。

2. 对于该特征特定数值进行分裂的样本进行错误率的计算。

3. 汇总后选择错误率最小的数值作为阈值选择。

2. 树剪枝概述

2.1 预剪枝

2.1.1 算法

预剪枝的核心是在生成决策树的过程中提前停止树的增长。计算当前的划分是否能带来模型泛化能力的提升,如果不能,则不再继续生长子树。

有如下几种方法:

( 1 )当树到达一定深度的时候,停止树的生长。
( 2 )当到达当前结点的样本数量小于某个阈值的时候,停止树的生长。
( 3 )计算每次分裂对测试集的准确度提升,当小于某个阈值的时候 ,不再继续扩展。

2.2 后剪枝

2.2.1 算法

首先我们先讲后剪枝的伪代码用口水话进行呈现:

基于已有的树切分测试数据:

1. 如果存在任一子集是一棵树,则在该子集递归剪枝过程

2. 计算将当前两个叶节点合并后的误差

3. 计算不合并的误差

4. 如果合并可以降低误差,就合并

剪枝策略:

如果剪枝后的叶节点误差小于或等于未剪枝子树的误差,则进行剪枝,即将该内部节点变为叶节点。继续评估和剪枝树中的其他节点,直到不再有可以进一步剪枝的节点。

误差的衡量方式有多种,回归树的误差衡量我们一般选择MSE。

2.2.2 代价复杂度剪枝

前文我们已经讲了,防止过拟合的方法之一时,对决策树进行剪枝,即减少树的分支。 剪枝防止过拟合使得在测试集上的表现更好。

将公式呈现在这里:

让我们用白话文转化一下这个公式:

评价一棵树的得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SSR,一种预测错误率的衡量方式。第二部分代表决策树T的叶子结点个数,阿尔法是自定义指数,需要通过交叉验证的方式得到最佳参数,不同的参数影响最终所生成的树。

举个例子:

对于这四个树我们取得了他们总体的SSR值,假设我们的参数值为1000,计算树的得分。

选取得分最小的树作为我们的预测模型,即第一棵树拥有四个叶子节点。改变参数值会选择不同的预测模型,让我们计算在什么参数值下会分别指向哪一棵树。

在不同参数值的条件下,我们使用测试集迭代进行交叉验证,根据测试集最后的得分我们选择最佳参数作为判断标准,最终构造我们的预测树模型。

3. 手写代码实现

3.1 回归树

def regLeaf(dataset):return np.mean(dataset[:,-1]) #得到叶结点,目标变量的均值def regErr(dataset):return np.var(dataset[:,-1]) * np.shape(dataset)[0] #返回的是总方差def chooseBestSplit(dataset,leafType=regLeaf,errType=regErr,ops=(1,4)):tols = ops[0];tolN = ops[1] #tols是容许的误差下降值, yolN是切分的最少样本数if len(set(dataset[:,-1].T.tolist()[0])) == 1: #如果剩余特征为1return None,leafType(dataset) #直接返回叶子结点m,n = np.shape(dataset)S = errType(dataset) #数据集的总误差bestS = 100000; bestIndex=0;bestvalue = 0for featIndex in range(n-1):for splitVal in set(dataset[:,featIndex]): #对于某特征不同值的集合进行迭代mat0,mat1 = binSplitDataset(dataset,feat,splitVal)if (np.shape(mat0)[0] < tolN) or (np.shape(mat1)[0] < tolN): continue #如果不满足最少切分样本树newS = errType(mat0) + errorType(mat1) #返回数据集的总方差if newS < bestS: #选择总方差最少的数据分类方式bestIndex = featbestvalue = splitValbestS = newSif (S - bestS) < tols: #如果小于要求的误差下降值,则直接返回叶子结点return None,leafType(dataset)mat0,mat1 = binSplitDataset(dataset,bestIndex,bestvalue)if (np.shape(mat0)[0] < tolN) or (np.shape(mat1)[0] < tolN):return None, leafType(dataset)return bestIndex,bestValue

4. 调包实现

4.1 预剪枝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加载数据集
data = load_iris()
X = data.data
y = data.target#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设置预剪枝条件
max_depth = 3  # 限制树的最大深度
min_samples_split = 4  # 分裂一个内部节点所需的最小样本数
min_samples_leaf = 2  # 叶节点所需的最小样本数# 初始化并训练决策树分类器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42, max_depth=max_depth, min_samples_split=min_samples_split, min_samples_leaf=min_samples_leaf)clf.fit(X_train, y_train)# 预测并评估模型性能
y_pred = clf.predict(X_test)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print(f'预剪枝条件下的决策树分类器准确率: {accuracy:.4f}')# 可视化决策树(需要graphviz支持)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export_graphviz
import graphvizdot_data = export_graphviz(clf, out_file=None, feature_names=data.feature_names,  class_names=data.target_names,  filled=True, rounded=True,  special_characters=True)  
graph = graphviz.Source(dot_data)  
graph.render("iris_prepruned_tree")  # 将树保存为PDF文件
graph  # 在Jupyter Notebook中显示决策树

4.2 后剪枝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cross_val_scor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示例数据集
X = np.array([[2.7, 2.5], [1.3, 1.5], [3.2, 2.8], [3.8, 2.5], [2.9, 2.4],[6.5, 3.1], [7.1, 3.4], [6.0, 2.9], [7.6, 3.2], [6.3, 3.0]])
y = np.array([0, 0, 0, 0, 0, 1, 1, 1, 1, 1])#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生成完整的决策树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42)
clf.fit(X_train, y_train)# 获取剪枝路径
path = clf.cost_complexity_pruning_path(X_train, y_train)
ccp_alphas, impurities = path.ccp_alphas, path.impurities# 遍历不同的剪枝参数,选择最佳剪枝
clfs = []
for ccp_alpha in ccp_alphas: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42, ccp_alpha=ccp_alpha)clf.fit(X_train, y_train)clfs.append(clf)# 交叉验证选择最佳剪枝参数
alpha_scores = [cross_val_score(clf, X_train, y_train, cv=2).mean() for clf in clfs]
best_clf = clfs[np.argmax(alpha_scores)]# 在测试集上评估最佳模型
test_score = best_clf.score(X_test, y_test)
print(f'Best alpha: {ccp_alphas[np.argmax(alpha_scores)]}')
print(f'Test set score: {test_score}')# 可视化剪枝路径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plot(ccp_alphas, alpha_scores, marker='o', drawstyle='steps-post')
plt.xlabel('Alpha')
plt.ylabel('Cross-validated accuracy')
plt.title('Alpha vs Cross-validated accuracy')
plt.show()

5. 剪枝的优点与局限性

5.1 预剪枝

5.1.1 优点

提高可解释性:便于理解。

减少计算复杂度:在构建树的过程中提前停止分裂,减少模型训练时间和计算资源的消耗。

防止过拟合:限制树的复杂度,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5.1.2 局限性

次优决策:在树构建过程中基于局部信息作出决策,可能忽略了更深层次的潜在有用分裂。

信息丢失:某些潜在的重要特征和信息可能未能充分利用,导致模型的表达能力有限。

难以处理复杂模式:简单树结构可能无法捕捉复杂的决策边界,从而影响分类或回归的精度。

5.2 后剪枝

5.2.1 优点

后剪枝比预剪枝保留了更多的分支, 欠拟合风险小 , 泛化性能往往优于预剪枝决策树

5.2.2 局限性

训练时间开销大 :后剪枝过程是在生成完全决策树 之后进行的,需要自底向上对所有非叶结点逐一计算

6. 应用前景

1. 医疗保健:

-疾病预测:回归树用于疾病的发生概率,基于病患的历史数据和体检报告进行精准预测

-治疗效果评测:预测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 环境科学:

-气象预测:用于预测天气变化趋势,例如温度,降水量等

-环境监测:监测和预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

...

6. 参考资料

https://www.cnblogs.com/wuliytTaotao/p/10724118.html

机器学习-预剪枝和后剪枝-CSDN博客

回归树剪枝:代价复杂度剪枝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