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明星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考点】【答案篇】第4章 IT服务规划设计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考点】【答案篇】第4章 IT服务规划设计

2024/12/28 9:59:04 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51648334/article/details/142033024  浏览:    关键词:【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考点】【答案篇】第4章 IT服务规划设计

【问题篇】☞【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考点】【问题篇】第4章 IT服务规划设计
【移动端浏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模拟考题】章节考题汇总(第4章)(答案篇)(共38个知识点)

第4章 IT服务规划设计(答案)

1、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

  • (1)设计满足业务需求的IT服务;
  • (2)设计SLA、测量方法和指标;
  • (3)设计服务过程及其控制方式;
  • (4)规划服务组织架构、人员编制、岗位及任职要求;
  • (5)识别风险,并定义风险控制措施和机制;
  • (6)识别和规划支持服务所需的技术及资源;
  • (7)评估IT服务成本,制订服务预算,控制服务成本;
  • (8)制订服务质量管理计划,以全面提高IT服务质量。

2、优秀的规划设计会为IT运维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及运营管理带来什么益处?

  • (1)减少总体拥有成本;
  • (2)使新的或变更的服务的实施更便利;
  • (3)改进服务流程;
  • (4)服务执行更有效;
  • (5)提升IT服务管理;
  • (6)服务管理更有效。

3、规划设计流程的主要活动包括哪些?

  • (1)服务需求识别;
  • (2)服务目录设计;
  • (3)服务方案设计(含服务模式设计、服务级别设计、人员要素设计、资源要素设计、技术要素设计、过程要素设计);
  • (4)服务成本评估;
  • (5)服务级别协议设计。

4、规划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 (1)确保规划设计考虑全面,使规划设计包含IT服务的所有活动及与业务相关的接口;
  • (2)当服务变更或补充规划设计的任一独立元素时,都要综合考虑有关职能、管理和运营等层面的问题;
  • (3)明确重点,充分沟通;
  • (4)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

5、服务目录的类型和区别。

服务目录主要有两种:业务服务目录和技术服务目录。

  • (1)业务服务目录主要包含提交给客户的所有IT服务细节,并将其关联到依靠IT服务的业务单元和业务流程,是客户视角的服务目录。
  • (2)技术服务目录包含提交给客户的所有IT服务细节,并将其关联到提供给业务的必需的支持服务、共享服务、组件和配置项,支撑业务服务目录,是技术视角的服务目录,通常客户不关注技术服务目录。

6、设计服务目录的目的。

服务目录设计的目的是为所有商定的服务提供单一、连贯的信息来源,并且确保所有获准使用相关服务的人能够知道这些信息。

7、实施一套IT服务目录,其潜在效益包括什么?

  • (1)促进部门同外部及内部沟通;
  • (2)对业务要求和挑战有更好的理解;
  • (3)能有效地把适当的成本分配给某个具体的业务部门、单位;
  • (4)服务供方能积极、有效地改变终端用户的消费量及其消费行为;
  • (5)增强客户的需求意识,提高IT服务供方的市场可视性;
  • (6)提高IT服务和流程的效率;
  • (7)把IT资源重新分派到核心业务系统中;
  • (8)降低服务提供的出错率;
  • (9)降低IT部门的操作成本。

8、服务目录设计应具体有哪些活动?

  • (1)确定小组成员;
  • (2)列举服务清单;
  • (3)服务分类与编码;
  • (4)服务项详细描述;
  • (5)评审并发布服务目录;
  • (6)完善服务目录。

9、服务目录中可能包含哪些变量及促进因素?

  • (1)对服务进行统一收费(如针对每个服务传递者、人员或业务单位);
  • (2)确定服务使用费或基于服务能力的收费额(如根据服务呼叫数量来确定费用情况);
  • (3)增加循环过程中服务消费的数量或单元;
  • (4)确定相似服务提供时的优先次序;
  • (5)获取新的服务或添加附加客户的流程及程序。

10、服务目录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 (1)确保向需方提供的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而不是某个大服务的一部分;
  • (2)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内部情况,对服务内容进行控制和衡量;
  • (3)服务成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而进行改变;
  • (4)客户容易认可和感受对服务成本有较大影响的服务。

11、请设计出该项目的服务目录。(参考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请设计出该项目的服务级别协议。(参考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服务需求识别的目的。

  • (1)了解客户的基本需求,分析潜在客户的不同需求,为IT服务方案设计打下基础;
  • (2)了解客户对系统可用性和连续性的需求;
  • (3)进行合理的IT服务资源配置;
  • (4)为预算IT服务成本、设计定价和收费模式奠定基础。

14、服务需求识别的活动。

  • (1)IT服务可用性需求识别

在进行可用性需求识别的过程中,要将客户的业务需求转化为IT可用性需求,包括:
①IT服务不可用对业务的影响,即客户可以承受多长的停机时间。
②从业务角度分析,IT服务不可用(或质量下降)时造成的成本损失。

  • (2)业务连续性需求识别

在进行连续性需求识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风险评估找出那些潜在的威胁,然后引入风险降低的措施或恢复等手段达成这个目的,同时为了确保其有效性,必须持续维护恢复能力。

  • (3)IT服务能力需求识别

IT服务能力需求分析要对客户的业务需求、客户现状和信息系统有清晰的了解,保证所有对能力的需求都以合理的成本加以满足,尤其是对于未来能力需求的把握。

  • (4)信息安全需求识别

信息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机密性(或保密性):信息仅可以被授权的人访问和使用;
②完整性:保护信息防止未授权的修改。
③可用性: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信息都应该是可获取且可用的。

  • (5)价格需求识别

从IT服务供方的角度来看,IT服务成本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设备成本、系统与应用、软件成本、人力成本、第三方支持成本、管理成本和其他成本等。

  • (6)IT服务报告需求识别

为了有效沟通和制订决策,在IT服务需求识别过程中需要对IT服务过程中提供的各类IT服务报告的需求进行识别。
IT服务报告需求识别要素包括:
①需要对客户的具体业务需求和局部情况进行分析和考虑;
②在进行服务报告设计时,要明确服务报告产生的前提条件和服务报告内容的要素。

15、服务需求识别的关键成功因素。

  • (1)明确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目标;
  • (2)识别客户对于可用性、连续性、信息安全、服务能力、价格和服务报告方面的需求,以便对规划设计进行规划;
  • (3)与需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全面了解明示的和隐含的服务需求。

16、服务模式的分类。

  • ①远程支持

通过电话、远程登录,在客户配合下进行IT服务请求的处理和系统故障的排除,包括呼叫中心、远程帮助台等技术支持。

  • ②现场服务(上门技术支持)

远程技术支持不能成功而必须现场服务时,提供上门的技术支持,包括到客户现场进行巡检工作。

  • ③现场服务(常驻现场)

指派专人常驻客户现场,和客户IT人员一起工作,随时响应客户服务请求,处理系统故障。

  • ④集中监控

通过特定的监控平台,对客户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如发生任何异常,及时介入处理或告知客户。

17、服务模式设计的活动。

  • (1)根据客户需求和IT服务供方的自身业务能力,对客户服务模式进行设计,主要包括IT服务的可用性、连续性设计;
  • (2)可用性设计是IT服务模式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确保IT服务的可用性级别可以得到满足;
  • (3)连续性设计,一般会考虑到风险控制和灾难应对措施;
  • (4)针对设计的IT服务模式与客户进行讨论、改进;
  • (5)针对不同的IT服务模式进行匹配。

18、服务模式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 (1)选择的IT服务模式与客户需求一致;
  • (2)跟踪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IT服务模式;
  • (3)IT服务供方具备同时提供多种IT服务模式的能力;
  • (4)IT服务供方人员配置和资源配置与IT服务模式匹配。

19、服务级别设定的目的。

  • (1)通过对IT服务绩效的协商、监控、评价和报告等一整套相对固定的运营流程,来维持和改进IT服务的质量,使之既符合业务需求,又满足成本约束的要求;
  • (2)采取适当的行动来消除或改进不符合级别要求的IT服务;
  • (3)提高客户满意度,以改善与客户的关系;
  • (4)督促IT服务供方。

20、服务级别设定的活动。

  • (1)了解服务内容

服务供方充分了解自己所能提供的各种服务,以及相关优先权和业务重要程度。

  • (2)确定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可以参考服务目录,但是对于不同用户。具体的服务级别设定又要有针对性和独立性。

  • (3)定义服务级别目标

在服务级别设定的过程中,服务供方和客户需要仔细地推敲制定合理的服务目标,既要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又要兼顾到经济效益和成本因素,力求服务级别可行。

  • (4)明确双方职责

经过双方确认,除了在服务供方任命专人对口客户,在客户方亦需要有专人负责,对服务供方进行监督。

  • (5)识别风险

充分识别实现服务级别的技术能力、资源配置、信息安全、服务成本等风险。

  • (6)对服务级别设定的评审和修改

服务级别设定后需要在IT服务供方内部进行评审,评审过程除应召集服务过程相关方外,还应有质量管理人员,必要时需邀请法务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评审。

  • (7)服务级别谈判和沟通

在最终形成文档的SLA中,每个细节都是经过谈判、双方同意并被记录在案的;及时沟通服务级别协定的每项内容,对整个服务级别管理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21、服务级别设定的关键成功因素。

  • (1)重视服务级别设定,投入足够的资源和时间;
  • (2)在服务级别设定过程中,服务级别应尽可能的获得多数人的同意和认可,以获得必要的支持;
  • (3)充分考虑客户需求,服务级别是根据IT与业务需求的结合面设定的;
  • (4)验证服务目标是否可实现,在签约SLA前对这些服务目标进行核实;
  • (5)正确识别供方服务能力,得到足够的运营级别协议或支持合同的支持;
  • (6)在设定服务级别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定义明确。

22、请为该项目拟设计一份服务级别说明书。(参考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服务方案设计中,人员要素设计的目的。

  • (1)确保服务团队组织架构与业务需求和服务模式相适应;
  • (2)确保配置的服务人员数量能同时满足服务和成本两方面的需求;
  • (3)确保服务人员的能力持续满足服务的需求;
  • (4)保持服务人员稳定的工作状态;
  • (5)保持服务人员的连续性。

24、服务方案设计中,人员要素设计的活动。

  • (1)人员岗位和职责设计

一个完整的IT服务团队应包括管理岗、技术支持岗、操作岗等主要岗位。

  • (2)人员绩效方案设计

①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文化,应定期对人员绩效进行考核评估,以达到积极高效的工作绩效的目的。
②人员绩效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人员绩效指标的识别和定义、明确人员绩效指标的计算考核方法、定义考核信息来源、定义人员绩效考核周期、设计绩效考核策略。

  • (3)人员培训方案设计

①为保障服务人员持续具备满足SLA要求的服务能力,需要通过培训来辅助IT服务人员的技术能力持续满足IT技术发展的需要,确保IT服务管理能有效实施,并满足IT服务人员的成长需求。
②人员培训方案设计的活动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设计、设计培训计划、设计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25、服务方案设计中,人员要素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 (1)是否具有成熟的知识管理体系;
  • (2)岗位培训是否充足且适用;
  • (3)进行服务意识及沟通能力培训;
  • (4)团队内人员能力的互备性;
  • (5)人员考核指标设定是否符合SMART原则;
  • (6)人员考核结果应用是否真正落地有效;
  • (7)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
  • (8)设计有效的人员储备管理措施;
  • (9)引导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举行团队活动或其他方式进行团队建设。

26、服务方案设计中,资源要素设计的目的。

  • (1)确保服务供方具备提供足够资源的能力,以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
  • (2)确保服务供方可以使用有效手段和方法受理客户的服务请求,及时跟踪服务请求的处理进展,确保达到SLA要求;
  • (3)分析当前的业务需求并预测将来的业务需求,确保这些需求有足够的服务资源进行保障;
  • (4)确保当前的服务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能,提供最佳的服务品质。

27、服务方案设计中,资源要素设计的活动。

  • (1)服务工具选择

①服务工具包含监控类工具、过程管理类工具、其他工具;
②系统规划与管理师应根据实际需求、服务成本等相关因素,判断是否需要服务工具,如果需要,在选择时应结合服务内容、成本、客户的期望、工具的架构及团队的技术水平、工具的通用性和集成性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 (2)服务台设计

①服务台也称帮助台或呼叫台。在规划设计阶段,一旦设定了服务级别和服务内容,服务供方就需要在服务台中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包括相关的客户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级别等基础信息,以便于服务提供。
②供方应使用有效手段和防范受理需方的运行维护服务请求,及时跟踪服务请求的处理进展,确保实现服务级别协议要求,包括:
a.设置专门的沟通渠道作为与需方的联络点,沟通渠道可以是热线电话、传真、网站、电子邮箱等。
b.设定专人负责服务请求的处理;
c.针对沟通渠道整合服务过程,建立管理制度,包括服务请求的接收、记录、跟踪和反馈等机制,以及日常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 (3)备件及备件库设计

对备件库的管理设计包括:
①备件响应方式和级别定义,能够满足SLA所约定的备件支持;
②备件供应商管理,能够规范备件的采购过程,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价;
③备件出入库管理,能够对入库备件进行标识,规范备件的使用和核销,备件物品的账务管理;
④备件可用性管理,能够定期对备件状态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功能满足运行维护需求。
在备件库管理中,要注意以下指标:备件库信息真实性、备件运作管理规范性、备件库出入库账务管理制度完备性、备件可用率。

  • (4)知识库设计

应具备IT服务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以保证在整个组织内收集、共享、重复使用所积累的知识和信息,包括:
①针对常见问题的描述、分析和解决方法建立知识库;
②确保整个组织内的知识是可用的、可共享的;
③选择一种合适的知识管理策略;
④知识库具备知识的添加、更新和查询功能;
⑤针对知识管理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进行知识生命周期管理。

28、服务方案设计中,资源要素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 (1)服务人员能力达标,能正确使用各种服务工具;
  • (2)服务台的职能明确,服务过程规范;
  • (3)备件管理规范与SLA中的条款相一致;
  • (4)有效的监控平台能提高主动发现事故或事件的概率,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 (5)及时根据服务级别和服务需求的变更调整服务资源的配置;
  • (6)如备件库由第三方提供,第三方的支持服务级别充分满足服务需求。

29、服务方案设计中,技术要素设计的目的。

  • (1)提高服务质量;
  • (2)减少人员流失带来的损失;
  • (3)提高IT服务的效率;
  • (4)降低服务成本;
  • (5)对各类IT服务所需的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做到最成熟技术及时进行推广,并随时研发新的技术;
  • (6)给IT服务供方和需方提供一致的技术标准;
  • (7)对技术和方法进行说明,可根据自身需求挑选IT服务项目所需的技术。

30、服务方案设计中,技术要素设计的活动。

  • (1)技术研发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应估算技术研发的成本情况,编制技术研发预算,为运营阶段的技术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方面的保障。

  • (2)发现问题的技术

①识别监控对象,制订设备监控指标及阈值表编制计划;
②制订测试环境建设计划。

  • (3)解决问题的技术

①识别常用技术,制订常用技术活动标准操作步骤编制计划;
②识别突发事件类型和等级,制订应急预案编制计划;
③识别知识转移需求,制订知识转移计划。

31、服务方案设计中,技术要素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 (1)服务人员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要求;
  • (2)正确识别服务需方要求或技术发展趋势;
  • (3)重视技术方面的能力、管理和维护,建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技术体系。

32、服务方案设计的过程要素设计中,过程识别和定义的目标。

过程识别和定义的目标主要包括:

  • (1)过程符合可行性、适用性;
  • (2)过程稳定,可重复使用;
  • (3)过程符合效率要求;
  • (4)过程符合效益要求;
  • (5)过程可被监控和管理;
  • (6)过程可追溯、可审计;
  • (7)过程可被衡量和评价。

33、服务方案设计的过程要素设计中,过程识别和定义的活动。

  • (1)识别客户服务内容、范围、目标、管理要求;
  • (2)识别需要的过程及过程目标;
  • (3)定义角色和职责对应选择的过程;
  • (4)识别过程的活动,定义活动的相互关系、顺序、活动目标、活动的资源限制及管理要求;
  • (5)定义相关活动详细操作规程及衡量标准;
  • (6)定义过程的表单及信息就保存要求;
  • (7)定义过程评价、评估及改进机制。

34、服务方案设计的过程要素设计中,过程KPI设计的目标。

  • (1)通过分层细化过程KPI,确保过程客观理性、可衡量性;
  • (2)控制风险,消除因未明确定义而引发的潜在风险;
  • (3)对过程进行定期评价与衡量,改进调整KPI设计,保持过程的有效性。

35、服务方案设计的过程要素设计中,过程KPI设计的原则。

过程KPI指标应符合SMART原则。

  • ①明确的(S):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 ②可以衡量的(M):指目标是量化的,且验证这些目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无法量化就无法衡量和考核。
  • ③可以达到的(A):指目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 ④可实现的(R):指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
  • ⑤时限性(T):指标的订立要有明确的时间期限说明。

36、服务方案设计的过程要素设计中,过程KPI设计的活动(过程KPI设计方法)。

  • (1)确定过程KPI指标;
  • (2)明确KPI计算方法;
  • (3)明确KPI信息来源;
  • (4)定义KPI考核周期;
  • (5)定义过程KPI评价、评估及改进机制。

37、服务方案设计的过程要素设计中,过程监控设计的目标。

  • (1)确保过程执行的规范性、有效性,进而确保服务质量的达成;
  • (2)及时发现过程执行中的问题,采取应对及改进措施;
  • (3)对过程本身进行评估,持续改进优化过程。

38、服务方案设计的过程要素设计中,过程监控设计的活动。

  • (1)过程监控

监控过程的执行,并及时采取干预应对措施。

  • (2)过程审计

对于核心应用故障处理流程,可按照核心应用故障处理过程中的约定,面向业务方应用管理员调研、查阅故障处理报告、应用系统日志、邮件及网络发日志等了解是否严格执行了处理过程。

  • (3)过程KPI考核

通过对单一事件或一定周期内事件处理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以便确认KPI指标是否达成。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