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需要你解决一个问题,你是希望已知条件多一些还是少一些呢?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希望条件多一些,这样好像目标更确定,行动起来也更有方向。那事实上是不是条件越多越好呢,我们一起通过这一讲找找答案。
条件矛盾引发的逻辑谬误
这种因为条件矛盾而得不到满意结果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就是因为条件太多,“既要……又要……还要……”。
如你会听到很多人有这样的要求:既要降低税率减税,又要增加福利,同时还希望国家减少赤字和债务。那实际情况是怎么的呢?减少税收会导致政府收入减少,而政府收入减少和福利增加,会导致赤字或债务上升,那么这和“国家减少赤字和债务”这个条件就是矛盾的。换句话说,这个三个条件本身就存在矛盾,所以讨论起来自然不会得到结果。
当我们从所有的条件出发无法推出任何结果时,在逻辑上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给出的条件之间有矛盾。
通过上面这些例子,你会发现,条件过多或者过少,其实都不利于我们得出满意的结论
无条件成立的命题:公理
好,上面这些都是在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做的推理,那世界上是否存在不需要前提条件,就永远可以成立的结论呢?还真有,那就是公理。
任何学科从公理出发,都可以演绎出一整套能够逻辑自洽的体系。逻辑学也有公理,比如我们之前介绍过的矛盾律,也就是P和非P永远为假,就是一条公理。
总结
1、当我们从所有的条件出发无法推出任何结果时,在逻辑上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给出的条件之间有矛盾。
2、在进行推理时,如果条件不够多,就会产生很多可能的结果,不利于快速找到最满意的答案。如果条件给得太多,就可能自相矛盾,产生不了任何结果。
3、世界上存在一种不需要前提条件的结论,那就是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