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 主要用于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 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代理模式可以在不修改目标对象的前提下, 通过代理对象在访问目标对象之前或之后增加额外的操作
代理模式结构
- 抽象主题: 定义了真实主题和代理的共同接口, 这样客户端就可以通过接口来使用真实主题和代理
- 真实主题: 定义了代理所代表的真实对象, 是实际进行业务操作的对象
- 代理: 持有对真实主题的引用, 控制对真实主题的访问, 可以在访问真实主题时增加额外的操作
代理模式分类
- 远程代理: 为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的对象提供本地代表
- 虚拟代理: 根据需要创建开销较大的对象, 通过代理来控制对象的访问和延迟初始化
- 保护代理: 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 用于对象有不同访问权限的场景
- 智能指引: 在访问实际对象时进行一些额外操作, 例如引用计数, 日志记录等
代理模式实现
// 抽象主题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void request();
}// 真实主题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Overridepublic void request() {System.out.println("RealSubject: Handling request.");}
}// 代理类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Overridepublic void request() {if (realRequest == null) {realRequest = new RealRequest();}preRequest();realSubject.request();postRequest();}private void preRequest() {System.out.println("Proxy: Pre-processing before forwarding request to RealSubject");}private void postRequest() {System.out.println("Proxy: Post-processing after RealSubject handled request);}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ubject proxy = new Proxy();proxy.request();}
}
优点:
- 职责清晰: 代理模式将真实对象和控制访问的代理对象分离, 使得职责更加清晰
- 透明性: 客户端可以透明地使用代理对象而不需要知道真实对象的存在
- 控制访问: 代理可以在不修改真实对象的情况下修改对真实对象的访问
缺点:
- 增加复杂性: 由于引入了代理对象, 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 性能开销: 代理模式可能会增加系统的性能开销, 尤其是远程代理或虚拟代理, 因为它们会增加额外的网络通信或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