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核心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揭示了以下根本原理:
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简单说: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根本方式,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
1.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
同一性(统一性):
-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 示例:
- 经济发展(A)与环境保护(B)相互依存:无环境支撑,经济不可持续;无经济基础,环保缺乏资源。
-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A)积累经验,转化为成功(B)。
-
斗争性(对立性):
-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贯穿事物发展始终。
- 示例:
- 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技术博弈(如手机品牌的创新竞争)。
- 生物进化中的“适者生存”(物种间竞争淘汰)。
2. 矛盾推动发展的机制
- 对立面斗争打破旧平衡→ 对立面统一建立新平衡→ 循环往复推动事物前进。
- 示例:
- 社会变革:旧制度(A)与新制度(B)斗争→ 旧制度瓦解→ 新制度确立(新的统一体)。
- 科技迭代:传统燃油车(A)与新能源车(B)竞争→ 新能源技术突破→ 产业升级。
3. 方法论意义
-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要直面问题而非回避。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如“精准扶贫”针对不同贫困原因施策)。
- 抓主要矛盾:优先解决关键问题(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
- 对立性:严格防控可能短期影响经济;
- 同一性:疫情控制后经济才能长期稳定发展。
- 解决路径:动态平衡(精准防控+稳增长政策)。
案例2: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 对立性:传统观念可能阻碍现代创新;
- 同一性:传统文化为现代文明提供精神根基(如“孝文化”与现代社会家庭伦理结合)。
- 发展路径:批判继承,推动创造性转化。
考试常见题型
单选题
题目: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意识能动性原理
答案: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转化)
论述题
题目:
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如何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答:
- 对立性:效率追求资源最优配置,公平强调结果平等,二者存在张力;
- 同一性:无效率的公平是低水平平均,无公平的效率难持续;
- 解决路径:动态平衡(如初次分配重效率,再分配重公平)。
总结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关键在于:
-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 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共同作用推动发展;
- 方法论上要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掌握这一规律,能更深刻理解社会、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复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