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MPLS基础
- MPLS体系结构
MPLS基础
-
标签是如何产生的
-
标签如何分配
-
标签如何传递
-
路由是怎么传递的
-
标签是怎么分配的
-
数据包是怎么转发的
1、PC连接LER设备之间的IP网络,R1-LER根据控制层面,LDP给一层标签(由LDP自下而上分配的) MP-BGP给一层标签(用来区分不同内网) 2、在MPLS标签网络中传递的时候是两层标签 1025/1026/Data 3、到达R2之后,对于R3来说R2是倒数第二跳,根据倒数第二跳弹出原理,此时R2会弹掉1025的标签,就剩下1026/Data
MPLS主要学习
- MP-BGP
- VRF
- RD
- RT
传统网络的查询路由表方式(进程交换)使得查询速度特别慢,之后就产生了新一代的技术来弥补弊端
多协议标签交换,转发看的不是路由表而是标签表,所有路由和标签的对应关系,之后构建一个标签表项,路由器根据路由分配标签,之后进行交换
- 支持承载多种上层协议
- 提升IP转发性能
传统IP路由表转发:基于最长匹配原则,转发效率低下
标签长度固定,便于硬件快速处理- 应用:MPLS VPN和MPLS TE
MPLS体系结构
标签控制
标签位于数据链路层、标签长度为 4 字节(byte),也就是32 位(bit)
标签空间(20 bit)EXP(3bit 实验位-用来区分流量)栈底标识=1标识后方无存在标签数据包(1bit 数据包解封装之后后面是否还存在标签)TTL(8bit防环使用)
20+3+1+8=32 bit 也就是 4个byte,一个Byte 是 8 bit
控制层面与转发层面
控制层面
涉及到对数据包转发做决策的都是控制层面
设备的大脑,只管数据转发,路由表指导数据的转发,路由表是根据路由协议学习得到的,路由表和路由协议属于控制层面。MAC地址表在广播网络中依靠业务流量进行构建,MAC地址表项指导数据包转发,MAC地址表工作在控制层面。
导致MAC地址表更新的报文:TC(STP差错报文)、VRRP设备角色切换的时候产生的免费ARP刷新MAC地址表来变更设备角色(用来检测地址冲突)负责管理和分配标签的协议 LDP(负责建立和维护标签的协议)LIB(LDP创建的标签信息库,收集所有的标签)等都属于控制层面
- 路由协议
- 路由表
- 标签分发协议
- 标签信息库
转发层面
路由表 RIB 构建的 FIB 表和标签分发协议 LDP 构建的最优转发表 LFIB 等属于转发层面
- FIB快速转发表
- LFIB标签信息转发表
设备角色
LSR:标签交换路由器
LER:标签边界路由器
InGress:设备压入(Push)标签,数据包从这个设备进入MPLS网络(也是需要看数据的流量)
EGress:设备弹出(PoP)标签,数据包从这个设备离开MPLS网络(也是需要看数据的流量)
上游或下游设备
参考数据包转发方向,靠近发送方为上游
LSP
标签走过的路叫做LSP
标签交换路径或称为LSP隧道
抵达同一目的报文的转发路径
FEC
转发等价类,具有相同转发处理方式的一组报文(也即就是路由)
Author: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