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pring Boot 自动装配是什么?
SpringBoot 自动装配主要是基于注解编程 和 约定优于配置的思想来设计的。
自动装配就是由 Spring 自动把其他组件中的 Bean 装载到 IoC 容器中,不需要开发人员再去配置文件中添加大量的配置。我们只需要在 Spring Boot 的启动类上添加 @SpringBootApplication 注解,开启自动装配。这种自动装配的思想,在 Spring 3.x 以后就开始支持,我们只要在类上添加 @Enable 注解就可以了,只是没有像 Spring Boot 这样全面地去设计。
因此,Spring 和 Spring Boot 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 Spring Boot 的自动装配。那自动装配的原理又
是什么呢?
2、自动装配原理
@SpringBootApplication 这个注解是暴露给用户使用的入口,它的底层是由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这个注解来实现的。
这样一个自动装配的实现,我把它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步骤:
第一步:启动依赖组件的时候,组件中必须包含 @Configuration 的配置类,在这个配置类里面声明为 @Bean 注解,就将方法的返回值或者属性值 注入 IoC 容器中。
第二步:如果是使用第三方 jar 包,Spring Boot 采用 SPI 机制,只需要在/META-INF/目录下增加
spring.factories 配置文件。然后,Spring Boot 会根据约定规则,自动使用 SpringFactoriesLoader
来加载配置文件中的内容。
第三步:Spring 获取到第三方 jar 中的配置以后,会使用调用 ImportSelector 接口来完成动态加载。这样的设计的好处在于,大幅减少了臃肿的配置文件,而且各模块之间的依赖实现了深度解耦。比如,我们使用 Spring 创建 Web 程序时需要导入非常多的 Maven依赖,而 Spring Boot 只需要一个 Maven依赖来创建 Web 程序,并且 Spring Boot 还把我们最常用的依赖都放到了一起,我们只需要 引入spring-boot-starter-web 这一个依赖就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 Web 应用。
以前用 Spring 的时候需要 XML 文件配置开启一些功能,现在 Spring Boot 不用 XML 配置了,只需要写一个, 加了@Configuration 注解 或者实 现对应接口的配置类就可以了。